12月18日至19日,“儒学在欧美的传播及当代意义国际研讨会”以视频形式召开,国际儒学联合会秘书长贾德永、副秘书长孙建华,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赵刚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北外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张朝意教授主持。
贾德永表示,北外和国际儒联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多年来一直密切与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进行友好交流,与相关学术机构和高等院校开展深入合作,与广大海内外专家学者共同研讨,致力于以儒学为主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各国的传播普及,倡导不同文明的对话交流,和谐共生。本次研讨会是北外张西平教授通过国际儒联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社团主题学术活动资助项目,也是国际儒联和北外共同推动儒学国际传播的重要举措。
孙建华表示,本次研讨会具有突出的思想性和学术性,与会专家围绕主题各抒己见,共同探讨,不仅追求深刻揭示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意义和贡献,也客观评价欧洲思想文化、经济发展、科学技术中有益的学习和借鉴,这对树立平等多元的文明观,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具有重要的意义。国际儒联愿意同大家一道,共同发掘和发挥儒学的思想价值,为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作出应有的贡献。
赵刚表示,在后疫情时代一起探讨儒学在欧美的传播及当代意义这样一个独特的话题,不仅意义重大,而且恰逢其时。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中华文明与欧美文明是两大重要的文明。两大文明之间的相遇相识、对话交流,经历了跌宕起伏、曲折复杂的过程。从古至今,由东及西,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从未停止过互动,甚至在各自思想发展遭遇困境时互为启蒙。本次研讨会的举办是国际儒联与北外合作的一次最新成果,也是我们共同推动儒学国际传播的一个重要举措,未来双方将进一步展开合作,共同为推动儒学的国际传播贡献力量。
本次研讨会邀请海内外专家学者三十余人进行发言,涵盖从中西文化交流史的宏观角度梳理汉学与欧美启蒙思想关系的专场、通过关注儒家经典外译在不同历史时期具体个案来推进和深化“儒学西传”研究的内容,以及专门聆听域外学者视域中儒家思想的版块,体现了全球化这一新时代背景下,学者秉承中西先贤的胸怀智慧和对话传统,推动各种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和共同繁荣的决心。研讨会展示了中国文化西传的历史及其影响,从更为广阔的世界历史角度来审视中国文化及儒家思想所蕴含的世界性意义,同时展现了中国“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伟大历史时代对于当下的借鉴意义。
